华中文苑
首页 » 员工天地 » 华中文苑
人间烟火,最是中秋
发布时间:2025-10-05     作者:王小梅       来源:陕煤石电      分享到:

采样机的轰鸣声里,我听见了中秋的脚步。

煤流在皮带上奔腾,如同黑色的河流,载着光与热的承诺,奔向熊熊燃烧的炉膛。我站在采样中控室,透过观察窗望向天际——夕阳正缓缓沉入煤场那起伏的黑色山峦,而东方的天空已泛起淡淡的月白。这是我在电厂度过的第三十一个中秋。

1994年中秋,刚参加工作的我,巡视设备,握着测温仪走在庞大的机组间,如同行走在钢铁森林。回到发电集控室,师傅递来一个月饼:“丫头,咱们发的电,这会儿正变成别人家里的月光呢。”我透过观察窗向外望,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突然懂了这份工作的分量。

回忆往事,如饮好酒,愈久愈醇,愈久愈香。记得千禧年的中秋夜,正在环保运行岗值班。除尘系统突发故障,灰管堵塞,我和同事们奋战通宵,黎明时分故障排除,朝阳升起,与西沉的月亮相互照应,构成天地同辉的奇观。老师傅抹着汗说:“咱们环保人都是搞清洁的、搞卫生的。”是啊,曾经烟囱的烟气变成了水蒸气,曾经的煤灰变成了建材,电厂在时代浪潮中洗尽铅华。

采样间隙,我通过透明的玻璃望向窗外。这座走过三十多载春秋的老厂,在月光中宛如一座钢铁宫殿。远处的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近处的厂区设备泛着金属光泽。再回首,青春不再张扬;再挥手,年华已见沧桑。在前辈老杨的回忆讲述中,刚建厂时,入炉煤采样是靠人工,靠双手,他们戴着厚重的防尘口罩,握着铁锨,在煤堆旁一锹一锹地取样。煤粉沾满了工装,汗水在脸上冲出一道道沟壑。煤被输送到锅炉,燃烧发电,化作光明,而光明照亮了城市,照亮了更远的未来。他退休时说:“我们这辈子,都奉献给了火电。”

月亮升起来了,越过脱硫塔的袅袅白雾,悬在输煤栈桥上方。我在如今的工作岗位——入炉煤采样间度过这个别样的中秋节,眼前,自动采样机有节奏地运行,取代了早年的人工采样。

手机响了,儿子发来夜幕下花灯溢彩的照片,年轻的脸庞洋溢着快乐。“妈,你们发的电,照亮了我们的城市。”我想起他小时候,他怨过我中秋没有陪他吃月饼,没有陪他去游乐园。如今他也懂得了我们电力人“照亮别人”的那种幸福。

子夜时分,月光如水,流淌在厂区的每个角落,每一个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发电集控室、环保集控室、现在的采样间。三十年,我从巡检姑娘变成老师傅,电厂从能耗大户变成清洁环保名片,国家从电力短缺到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

中秋的假期于我们火电人,是更频繁的设备巡视、维护,是更警惕的数据监视、监测。中秋的月亮,永远都是最圆、最亮、最美的那一轮。这轮明月,照过我深夜巡检时孤单的身影,照过电厂环保改造时忙碌的日夜,照过火电人每一个不能回家团圆的中秋。但当我们看见月光与灯光交融,照亮每一张团圆的笑脸;当我们知道千里之外的工厂正赶制订单,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正创造生命奇迹,这份坚守便有了深刻 的意义。今夜,中秋的月亮格外温柔地抚摸着这片熟悉的钢铁森林,仿佛在说:所有的坚守都值得,所有的付出都圆满。

人间烟火,最是中秋。作为亲历电厂三十年发展的老兵,我既是传统的守护者——用青春点亮万家灯火;又是时代的见证者——亲历了中国电力从追赶到引领的辉煌历程。我仿佛听见,万家灯火中传来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温馨的夜曲;我仿佛看见,大江南北丰收的画卷,金黄的稻田随风起伏,硕果累累的果园香气四溢。

月满中华,光明所至。如今的华夏大地——西北广袤的荒漠上,一片片光伏板如浩瀚的蓝色海洋,静静汲取着日月的能量;东南之滨,巨轮穿梭于繁忙的港口,编织着全球贸易的经纬线;西南的崇山峻岭间,高速公路如银龙般穿云裂石,将往昔的天险化为通途。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正以惊人的活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光彩。而那轮皎洁的明月,千百年来,始终温柔地照耀着中华大地的每一次变迁。

夜深了,中秋月的光辉依旧。这月圆之时,不仅是天空中的圆满,更是人间情感的圆满,家国情怀的圆满。而这,正是属于我们电力人独有的中秋团圆——与光明团圆,与时代团圆,与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希望团圆。

花好月圆人长久,眼见这轮圆月,心头便盈满力量,便觉得来日可期。这轮明月,它照过父辈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照过我们改革创新的奋斗年华,也必将照亮下一代电力人追赶超越的征程。

当明日朝阳升起,这片土地又将迎来新的忙碌与希望。月满中华,盛世如歌。光明所至,皆是人间烟火。此刻,就让我们沉醉在这月光里,享受这份安宁与富足。(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