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文苑
首页 » 员工天地 » 华中文苑
为你千千万万遍
发布时间:2015-11-19     作者:xqf       来源:      分享到:

记忆中有三次放风筝比较印象深刻,第一次,那是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的放风筝比赛,因为拿了第一名,所以记忆犹新。然而,第二次,是初中时,和班上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原因是其中一个女孩生日,一时兴起,就买了几个风筝,来到空旷的大堤上面放风筝,却怎么也放不起来,遇到散步的老大爷,跟我们解释一大堆大冬天不适放风筝的原因,尽管到现在都还没怎么明白,或许是因为记不太清楚当年的内容。最近的一次放风筝,就是去年在石门体育馆内操场放风筝,可能是因为时间近,所以记得很清楚。
现在,已然是金秋十月,很少看到风筝的踪影。寻得《追风筝的人》一书,看完后,脑海中的画面,放风筝的人借风使力,矗立不动,追风筝的人一路狂奔。然而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却是自始至终浮现在我脑海的一句,让我一直存在在《追风筝的人》的故事中,并延续着。
阿富汗,一个我一度认为不太平的地方。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当地每年都有的一场放风筝比赛后,哈桑要去追那只最后被阿米尔割下的风筝。那一刻,我有不好的预感,心中大呼“别去,哈桑!”……可是,我只是一个看客。无奈一页页翻下去,看到阿米尔走遍大街小巷去寻找着迟迟未归的哈桑,看到哈桑被一群暴力宿敌欺负时,看到阿米尔在此时选择了胆怯和不顾……最后风筝坠落入地。此刻,我知道,落地的是阿米尔和哈桑之间过去的种种,包含快乐与悲伤,而不仅仅只是风筝。
阿米尔为掩饰自己的懦弱,减少自己的痛苦,于是设计逼走了哈桑和哈桑的父亲阿里。不久后,由于苏军侵略阿富汗,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长大成年后,阿米尔始终无法释然,无法放下自己犯下的错,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获得一丝丝或许能减轻痛苦的安慰,阿米尔终于在朋友的指引和劝导下,冒着生命危险回到阿富汗,再度踏上久违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而此时的友人哈桑,早已死在了塔利班的魔爪下,拼了命才从塔利班手中救出的哈桑饱受折磨的儿子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以至完全失去情感和理智,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自觉的笑起来……阿米尔此时能为昔日友人所做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友人可怜的孩子找回那颗心,那颗过去的心,那颗未来的心。这颗心,又何尝不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延续?
这样的一个故事,正是因为从一个不以写作为生的人,或者说是一个不是为了赚钱而写作的人写出来,才是真正动人,为自我而写,呈现出的才是最原始的、最纯粹的,真实的为我们还原了阿富汗喀布尔,娓娓道来的是一段人性救赎。语言朴实却不失力道,能力透纸背,感情浓烈真挚也不造作,宛若身旁老朋友诉说关于他的曾经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刻骨铭心的忠诚誓言,是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回荡不散的回音,是从质朴的哈桑的口中说出,让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饱受煎熬、被时刻刺痛的警钟。那些亲情、那些友情,那些欢乐、那些背叛,那些错误、那些血水,那些沾着血迹的雪地,那些鼻青脸肿的脸,那些顺窗而下的雨水,曾经最珍贵的感情,被最懦弱的沉默破坏,支离破碎,最后独自留下泪水,咽下这苦水,所有的一切连同最后那只蓝色的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不完整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战争无情破坏的土地上交织,编制出让人感动的乐章:“为你,千千万万遍”……
小说最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着风筝。那风筝代表是什么?究竟谁才是追风筝的人?此时,大家都有答案了,阿米尔也是明白的,读者们更是明白的。象征着人们生命的那一片天空,或蓝天白云或乌云密布。望着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的风筝,我们欣喜,我们骄傲,我们追随,在这个追风筝的过程中,我们详细地诠释整个自己的人生。这个过程,有平地,有山坡;有困难,有惆怅,有彷徨。却不会有人因此而停步,因为,我们都是那追风筝的人。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