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煤石门公司三期项目现场,安全培训的生动实践每天都在上演,这里的安全课确实不一般——
VR眼镜一戴,工人们瞬间置身百米高空,失重感袭来时连呼吸都发紧;
三期项目部还组织推动把“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救援十必须”编成口诀,成了工地上口口相传的段子;
急救训练更较真,必须把假人按出标准心跳才“合格”。
这里的培训不走过场,每个动作都带着生死分量的沉甸甸。这些充满活力的培训场景,正是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创新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日常缩影。
作为湖南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项目创新构建“内训强根基、外训拓视野、数智提效能”的安全教育体系,通过构建“理论+实操”“线上+线下”“内训+外训”的全方位培训网络,凭借内外兼修的培训机制和VR、AI等前沿技术应用,为项目建设实现“零事故”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内外兼修,筑牢安全培训根基
内外联动,构建分层化培训体系,是这个工地安全课“内外兼修”的重要体现。该公司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打造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内训队伍专业化,项目部创新培育方式,选拔安全环保及各专业技术骨干,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发挥专业优势,自主开发标准化课程,滚动实施。在3月安规考试中,内训师主导的“案例研讨+情景模拟”教学,使考试通过率达100%,内训的扎实为安全培训打下了坚实基础。
外训资源精品化,联合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电科院等机构,引入《高危作业监护要点》《新型消防设备应用》等前沿课程;4月急救培训特邀急诊专家于正美现场指导,参训人员实操考核优良率持续提升。对标学习常态化,组织项目团队赴行业标杆项目交流,将同行安健环创新实践融入项目日常管理。通过内外兼修,解决了传统企业培训持续性不足的痛点,让安全培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数智赋能,VR+AI让安全课焕新彩
VR技术的引入让安全培训实现了质的飞跃,项目在建设初期就投入专项资金打造VR实训基地,精心设计了高空坠落、触电等30多种典型事故场景的虚拟体验。安环部毛永强介绍:“VR技术让安全培训从‘说教’变‘体验’,戴上设备就能‘亲身’经历险情,连安全带卡扣的震动都模拟得真实。”项目部实行“VR+惩戒”机制,对严重违章班组全员停工进行VR事故重演,让工人在虚拟坠落中肌肉记忆安全动作。统计显示,经过高坠、触电体验后,安全防护“规定动作”都能形成行动自觉,部分人甚至系安全绳时都会下意识多绕两圈。
AI技术的应用让培训更加精准高效。在3月28日开展的心肺复苏专项培训中,AI实时纠偏系统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教练,能够即时指出“按压深度不足”“频率过快”等问题,使操作在练习中更加规范。这种智能化辅助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培训中纠偏不及时的痛点。
作为集团首个实施智慧化管控的火电项目,这里的数据应用发挥了有效助力,通过智能系统分析各岗位作业数据,为焊工、起重机械操作员等高风险工种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实现“一岗一策”的精准培训。数据显示,这种个性化培训使相关岗位违章率大幅下降,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为项目实现“零事故”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行业安全培训树立了新标杆。
文化引领,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安全文化的培育需要春风化雨的浸润。春节复工首日,该公司副总经理江建锋带头讲授“开工第一课”,掷地有声地强调:“培训不过关,坚决不上岗!”这一铁律通过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在项目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学、全员主动学”的浓厚氛围。
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群内,“每日安健环巡查通报”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行动自觉。值班现场发现哪些安健环问题,针对不规范及落实不到位处,现场指出并严格落实整改,形成闭环管理。这种“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跟踪整改直至销号”的工作机制,让安全规范从纸面要求转化为每个参建者的日常实践,这样的改变,正是项目实现从“制度约束”到“行为自觉”跨越的最好见证,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变飞跃。
下一步,该公司三期工程项目将持续加强安全管控,借助VR、AI等技术不断优化安全培训,创新培训教育体系,全力打造“学习型、安全型、智慧型”标杆项目,让这个工地的安全课一直“不一般”。(李曙辉 王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