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幕的悄然降临,石门县这个城市也沉入梦乡,但是石门火电厂的集控室却灯火通明。集控室的大屏幕上的电子钟跳向00:00,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监盘员许彬彬的瞳孔里映出200多个闪烁的参数,这个看似寻常的早班(00:00-08:00),恰是诠释“安全为了谁”最生动的课堂。
在火电厂昼夜不息的运转中,安全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精准判断、迅速处理、及时总结等构成的守护契约,是我们集控值班员日复一日、分分秒秒的监盘、操作、调整,全力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子时:参数海洋里的生命信号
“1号机B真空泵启动电流过高!”凌晨1点的报警声刺破寂静。
许彬彬迅速调出历史曲线比对,发现这是近期真空泵启动时首次出现的问题。他启动“微异常追踪程序”,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最终发现是真空泵的膜片破裂引起的负载变化,导致电流的异常升高。
这个深夜插曲揭示着集控运行的安全本质:每0.1℃的温度偏差、每1kPa的压力波动、每1A的电流变化,都是设备发出的生命信号。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钢铁机组,更是避免因小隐患引发连锁反应的行业担当。
寅时:特巡路上的温度感知
深夜的特巡路线要穿越闷热、刺耳的汽机房。
胡师傅的测温枪在6.3米层平台锁定一处低旁减温水调整门保温层超温点,经验告诉他:这可能是该阀门存在内漏,集控运行特有的“双重监护”制度要求,所有现场异常必须与DCS参数交叉验证。当胡师傅汇报集控室,将调整门压紧后,保温层温度也逐渐降低。
我们再次读懂安全的内涵——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装,丈量的是对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敬畏,每1℃的温升都可能影响着设备的安全性、温度性、经济性。
巳时:仿真机里的肌肉记忆
“锅炉MFT!”应急演练中的突发指令考验着团队本能。
值班员在10分钟内完成炉膛吹扫、辅汽倒换、厂用电切换一系列操作,比规程要求快了35秒。这种刻进DNA的应急处理能力,源于每月4次的“仿真机盲演”训练。
当公司领导笑问到“为什么能零失误?”,值长展示的“操作票基因库”给出答案:我们把3000多条历史操作经验,转化为预防人为失误的免疫系统。
从深夜的参数狩猎到黎明的设备问诊,从仿真机的虚拟战场到实战中的精准处置,集控运行岗位用十二时辰的坚守诠释:安全是为了让每度电都带着温度抵达千家万户,是为了不负“光明使者”的职业荣光。
当我们把标准变成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便是对“生命至上”最庄严的承诺。让我们时刻牢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精益求精的技能、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操作,精细调整,精准应急,将“安全为了谁”的答案,镌刻在集控台前每一个平稳运行的参数里,落实在每一次保障安全的行动中,共同筑牢公司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石门发电公司 许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