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嘞!冰--糖—葫芦”,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总会溜溜地跑去,追寻着声音找到糖葫芦郎,眼巴巴地仰着头,呆呆地站在糖葫芦架子下面,看着玲珑剔透的红山楂果,嘴里馋得要命,任凭母亲再怎么拽都赖着不走,非得软磨硬泡花上5分钱吃上一串才肯罢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岂止是甜的蜜了嘴,而是甜的蜜透了心,醇厚馥郁的美味飘香染尽曾经美好的童年时代。
“二十三,灶升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那叫一个乐啊,自从进了腊月门,大人们忙里忙外张罗着过年的东西,孩子们可就看傻眼了,铁锅里咕嘟咕嘟炖肉的飘香,房檐下挂满蜡黄的腊肉……小时我总是像极了小尾巴,黏在母亲身后,看着她怎么制作这些新鲜玩意儿,各种食材在母亲手里变着戏法儿的成了各具形态的可食性艺术品。我也跟着像模像样的动手倒腾,时常把食材弄到脸上变成小花猫……就这样随着时光流逝,年复一年,瑰丽的民族风俗和厚重的家乡情怀,似若明亮的星星镶嵌在童时的年味儿里。多年后的今天,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乐随着时间的辗转依旧挥之不去,成为人生里浓墨重彩的年画,每到传说中的“年兽”又要来临时,不经意的翻看浏览,暖了心头,润湿了眼眸,幸福了人生中无数个日子。
快到年关,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赶会。我还是小不点儿的时候和父母亲、姐姐们一起去,母亲领着姐姐,而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这种“骑大马”可以让我在人头攒动的闹市里,一览无余的大开眼界。现在已为人父的我,给孩子说起儿时的事情时,那种幸福的滋味依旧在心底流淌。如今,随着经济日益发展,繁忙如织生活里的我,那样的集会再也没机会去,那样的集会再也不曾遇见,飘香的年味儿成为了我心底最柔软幸福的情愫,成为镌刻在我人生长河里的美丽记忆,令我时刻眷恋回想起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浓浓的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