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辉煌”的时候,班上最多有8、9个修配机加工大师傅。”
“2010年,起重班与修配班合并成了综合班,班组大师傅就更多了”。
吕师傅加工着手里的套管,回忆着过往。“后来,加工专业师傅们有的退休了,有的调走了,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了。”
虽然修配机加工师傅只有吕师傅一个人,但他从来都是乐此不疲,默默坚守着。
3月10日下午,制粉班业主带班人马益强匆匆忙忙来到综合班修配大厅。“吕师傅,有28个合金钢管材质的套管急需加工,要求车出套管尺寸均为12毫米,公差必需控制在5个丝以内,且2个端面保证是平行的,标准是比较高,您能赶出来吗?”马益强眉头紧锁。
“联系加工店老板,一个套管需要120元,28个套管就需要3360元。这次加工的钢管材料是合金钢管,材料硬度较高,对加工者技术要求非常高。”吕师傅思索着算起了经济账和质量账来。
“交给我,加两个班的功夫!”为了给节约检修成本,降低费用花销,吕师傅接受这个加工任务,啃下这个硬骨头。
最近两天,每天都可以看到在修配大厅里,吕师傅拿着车刀、切断刀,聚精会神用砂轮机刃磨出角度合理的刀具,全神贯注进行加工。
把合金钢管牢固地夹在车床三爪卡盘上,用车刀把管子端面车平,边加冷却水,边用切断刀切削合金钢管,一连串的熟练操作,套管加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但由于材料太硬,边车车平整完一个套管后,切断刀具就磨损严重了。加上反复车削,刀具不断被刃磨,工作强度和难度增大,效率降低,2个多小时过去了,却只能车完7个。
还剩下21个。下班回到家里,吕师傅又开始琢磨着。“怎么样才能提高加工效率?怎么样才能减少刀具磨损?不用切断刀来切削可不可行呢?”再三思考,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切割机比切断刀锋利,也省时省力。3月11日上午,吕师傅找到制粉班负责人,请人把合金钢管用切割机切割成13毫米左右,保留1个毫米的加工余量。果然,套管很快高效切割完了,新的问题也突显出来了,切割完的套管很不规则,长短不一,而且也没有基准加工面。
办法总比困难多。吕师傅制作了一个专用夹具,把切割下来的套管直接夹在专用夹具之中,用车刀把套管端面车出基准面,接着用车好的一面作为基准面,把套管的另外一面,按照尺寸和公差要求车平。就这样,不仅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套管表面粗糙度、光洁度、尺寸精度都达到了预期要求,还减少了劳动强度。“肯定能提前加工出来,今天上午,我就加工完成了18个套管,下午下班前直接过来取就是。”吕师傅自信地回复着马益强的电话。
3月12日周六上午11时40分左右,燃运部铁路专业机修工徐义师傅来到修配车间,“吕师傅,十万火急,能帮我紧急加工一个轴套吗?”
“轴套加工余量大,轴套内孔尺寸要求高,要车到146.6mm,公差控制在5个丝以内。”吕师傅看着送来的轴套,自言自语说着,“又是一个急件,只能中午加班加点。”
在食堂快速吃完午餐的吕师傅,扭头又走进了修配车间。加工器件不仅是体力活,更是精细活。12时20分左右,吕师傅找来合适的刀具仔细刃磨,把切割的毛坯工件牢固的固定在车床卡盘上,切割的轴套毛坯工件外表不规则,夹在车床上的受力点不均匀。为了保证安全加工,他一点一点进行切削加工,至下午2时正常上班时间点,加工任务终于完成。
事后,铁路专业同事信息反馈,当天下午,轴套已顺利装复完成。
现在的综合班只有吕师傅一个修配机加工师傅了,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埋怨和抱怨,他总共是迎难而上,积极克服自生身体素质较差,眼神不太好等身体困难,发扬陕煤集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顺利完成了每一次的加工任务,为石门发电公司1号机小修顺利完成贡献属于他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