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长安益阳公司燃料智能化管理实现“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2-03-16     作者:xqf       来源:      分享到: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风光等新能源竞争,发电侧已构成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唯有高效、节能、绿色发展转型,火电企业才可能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占稳一席之地。燃料成本占据电厂经营成本的70%以上,为此燃料智能化管理已成为火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的燃煤管理将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的保障线和成本管理的主控线。

  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加快装备升级和信息化改造、推广智能化集中控制的要求,按照采制运行自动化、燃料管理智能化、设备远程集中管控的思路,高效建成了燃料智能化管理项目建设,实现了从燃煤发运直至结算评价的燃料全流程智能化管控。该项目建设创下同类型项目建设最短周期,智能化设备及系统投运率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

采制样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管理之“基”

  燃料质检管理是电厂经营工作中的重心,涉及燃煤计量、采样、转运、制样、化验等多个方面,质检设备分散控制、管理流程点多面广,虽然近些年我们持续增强燃料管理,并强化管理措施,但传统燃料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燃料智能化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计量采制样自动化运行,构建了燃料质检管理新模式,管理从“人防”变“技防”,计量采制环节实现了人样分离、信息隔离,需要重点监控的廉政风险点减少30个以上。

  燃料智能化项目建设前,长安益阳电厂采样分散就地控制点多达7处,每台采样设备均需工作人员手动采样、人工封桶、敞式转运。项目建成后,采样设备自动运行、煤样自动封装写码、样桶智能车载转运、样品自动合样归批,工作人员仅需发送采样操作票及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有了这套全自动制样系统,样品制备工作在原每班3人操作的基础上,可减少到1名操作人员。”制样班长王钰皓说,之前煤样制备为人工操作,需4名工作人员人工执行开盖、核票、换码、投料、缩分、制粉等十几项业务流程。项目建成后,系统能自动完成开盖倒料、煤样称重、定质量缩分、干燥制粉、封装写码及气动传输等全部制样流程。同时,该系统配有智能封装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精准完成进瓶、灌装、上盖、封盖、称重、写码等工序,实现样品制备全流程自动化,工作人员仅需远程发送制样操作票及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设备远程集中管控,智能化管理之“道”

  走进长安益阳电厂燃料集中管控中心,硕大、清晰的集中控制屏映入眼帘,20个子屏分别实时展示正在进行的入厂煤计量、采样、制样、煤车接卸情况等环节画面。“自从燃料智能化项目建成后,我们燃检人彻底告别了采制现场脏、乱、差、累的工作环境,不出管控中心这道门,我们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入厂煤的计量、采样和制样等全部工作。”采样组长秦国俊自豪的说道。燃料智能化管理实现了采制计量一体化值班,可减员20%以上,即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能。

  该中心可实现对所有计量、采样、制样、化验设备的状态监视及远程控制,全面覆盖了从燃料入厂、称重计量、样品采集制备传输、样品管理到煤样化验的燃料检验全过程,集中调控各业务环节设备,配合视频图像的监视,实现了燃料无人值守标准化自动化作业管理。

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智能化管理之“魂”

  “只要鼠标轻轻一点,燃煤调运信息、采制化数据、进耗存煤量、燃煤结算、经济活动分析等业务均可一键自动完成。”统核专责刘靖伟说。燃料智能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杜绝了采制化过程中的人为差错和干预,真正实现燃料检验的公平、公正,对外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为公司燃料采购提供了优异平台。

  这套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包含了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燃料运行管理系统、采购报价平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移动互联APP等,燃料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实现了对燃料设备、人员、业务、流程、数据集中化的管控方式,覆盖燃料从计划、采购、验收、统计、结算到入炉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燃料入厂、计量、采制环节自动化,对煤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煤质数据进行了有效管控,为燃料管理的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了管理效能,有效防范了风险,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增加企业效益。

  “现在,我们已建成了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完成了计量、采制一体化远程集中管控运行,实现了人样分离、信息隔离、数据网络传输的燃料管理新模式。”煤检专工肖玉清说,今年,他们将汲取前期燃料智能化项目建设的优秀经验,结合长安益阳电厂实际,高标准建成“机器人全自动化验系统”,在湖南区域率先打通燃料智能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矢志打造出具有益电特色的智能化燃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