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一词往往令人心生厌恶与摒弃,而今年夏季以来大唐石门公司却迎来了一大波除之不尽的“盗贼”,它们是漂浮游荡于波光粼粼江面上的水草浮渣。为何唤之为贼,因为它纵有百般武艺却行偷盗之事。只见它晃晃悠悠的漂入循泵巷道,首先使出“见缝插针”的身法轻松躲过循泵房拦污栅的拦截,接着“飞檐走壁”翻越细密的旋转滤网,最终如入无人之境般进入凝汽器明目张胆的偷盗公司煤耗。而一场石电人与盗贼的战争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
燥热的夏季,办公室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热机三班班长廖勇迅速接起,循泵房的班长正在电话里紧迫的催促“二号旋转滤网链条又断裂了,现在河道里水草漫布,急需你们检修人员到现场。”“好的,我们这边立马开工作票,准备工具备件抵达现场”。热机三班迅捷反应,联系好起重班人员火速赶往江边抢修现场。到达现场后,检修人员实地勘察链条断裂情况,判断该链条是在过负荷运行产生的断裂。因此选择对整个链条进行更换。
明确工作任务后,一组人员配合起重人员拆吊护罩、旧链条,另一组人员准备新链条进行组装,按照台账记录拼接好新链条长度后进行回装搭接、涂抹黄油润滑。在两组人员有条不紊的协力配合之下,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整个更换工作。检修负责人在值班室一边汗流浃背的填写押票试运记录,一边与值班人员交接工作情况,“现场链条已经更换完,可以进行送电试运了”,“这么快呀!检修兄弟靠谱,给你们点个赞”。“旋转滤网试运正常,但你们要配合我们捞完渣后再走,捞渣机抓斗可能需要调整也容易出现脱轨”。只见河道外面漂浮着大片水草和生活垃圾,它们如跗骨之疽般附着在巷道口。抓斗下落时刺耳的声响像是在抗议我们对它的压榨,幽深昏暗的巷道内如地狱魔鬼般鬼魅,有着消灭不尽的“敌人”前赴后继的奔赴至河道口。
凌晨1时许,灯火通明的马路上寂静无声,一辆汽车的鸣笛声划破夜空,车辆径直驶入生产区,跃入眼前的是热机三班凝汽器清渣四人组,虽然困意席卷,但他们依然步履紧凑,着雨衣、雨鞋等全副武装的抵达现场。当人孔门开启的瞬间,一股经过白热化的战火席卷后的凝汽器内部,热浪席卷而来,只见凝汽器铜管已经完全被水草杂物等覆盖。石电“战士”忍耐着闷热湿滑毅然投入战场,与之搏斗,最终“偷盗者”被尽数逮捕。
然而“盗贼”一如既往的狡猾与猖獗,频繁出没在交界线处“踩点”觊觎公司财富。每当人们放松警惕它便又能乘虚而入。因此石电人改变策略,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派遣“勇士”乘船进入敌方战场驱散“盗贼”,但却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
三个回合下来,石电人所取得的成绩却远逊于所付出的代价。人员却因拉锯战疲惫不堪同时设备也超负荷运转面临崩溃。因此,为挽回胜利的局面,检修汽机班组、汽机专业、设备部三方齐聚“司令部”,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经过多方反复研讨决定在耙渣方案的思路上,利用现有管道、动力水等资源,采取在敌我双方交界处“造浮船,架水炮”的策略。射流冲洗装置上安放着一排整齐有序仰角45度的炮管,而炮座供水母管被焊接固定在两艘由厚重的钢板打造的铁浮船上。浮船经过焊工精心的双面缝制变得严密而又厚实,通过在浮船上加装弹簧、滚动支座、配重等方式保证了船与炮座均能随水位变化而“自由”舞动身姿,当射流冲炮管内装填满威力十足的“水弹”并发射后,徘徊在河道周围的“不法者”均不寒而栗被驱离远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场与盗贼的战争,最终因石门发电人投入坚定的意志,集体的智慧,不屈的精神,大胆的尝试获得胜利。而战果不仅将为该公司每年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40余万元,同时也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损耗以及人员清渣的不安全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