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主题征文
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和我的祖国” 主题征文
散文|我身边的电力70年
发布时间:2019-09-27     作者:xqf       来源:      分享到:

  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力工人,从事的是检修工作。听父亲说,每天早上六点半,他从家里出发去上班,但是自己住的家里是没电的,祖母每每和人骄傲的说起父亲是发电厂的工人,别人一句:你儿子发电的,家里应该有电吧!这一句就将祖母的自豪扫落一地。据统计,新中国刚成立时只有三成市民家里通电,农村自然是没电的了,父亲说祖母每每絮叨家里有个发电的,自己家都没电,啥时候能用上电啊!

  我出生的时候,家里依旧是煤油灯,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电”字,恰逢农村开始栽电线杆,牵线进户,心心念念的电终于到家了。村里的老人常常念叨:刘伯温太神了,“田间长石笋”真的实现了啊!记得刚开始通电的那几天,晚上总是习惯性的点起煤油灯去做作业,姐姐为此笑了很久。

  从昏暗的煤油灯光下解放出来,只需要拉一下拉线开关,随着“吧嗒”一声,白炽灯亮起,满屋都是通亮的,那种喜悦当时是无法言表的。那时候电压不稳定,白炽灯泡经常会出现灯丝发红,光线暗淡的情况,可是不管怎么样,比煤油灯还是强太多了。刚刚习惯了在白炽灯下做作业的我,马上就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的频繁拉闸限电,很多时候无奈再次点起昏暗的煤油灯。因为经常停电,不知道开关到底是开的还是关的,有时候睡觉了,半夜来电了,醒来房间里刺眼的灯光让人心里无比郁闷。

  在拉闸限电最厉害的时候,石门电厂应运而生,1995年12月13日湖南首台三十万千瓦机组在石门并网发电,比国家核定的工期提前了5个月,在湖南电力建设乃至全国电力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学校毕业的我赶上了这趟车,当时的心情真是无比的自豪,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拉闸限电慢慢的成为了历史。我们国家从1949年全国的发电量人均一年的生活用电不足一度电,到现在的不限电,默默无闻的电力工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越来越受重视。公司继2015年脱硝脱硫改造以来,为响应国家最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在2017年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与此同时,新闻报道在2017年3月18日9时30分许,位于朝阳区王四营北路的华能北京热电厂中控室里,随着机值长刘勇摁下停止键,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停机备用。清洁能源日益得到重视,风电、水电、光伏得以大幅发展,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在蔚蓝的天空下,一架架白色风车、一片片太阳能面板,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身边电力的“沧桑巨变”见证了电力发展,更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70年前,许多人连电灯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现在,环顾我们四周,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电力的获取越来越便捷,电力保障越来越稳固,“电”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方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