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创新高、供热项目取得新突破、供热量大幅上涨、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全年负荷率在省内14家企业中排名第一。1-7月,实现了单位燃料成本最低、单位容量运营费用最低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区域“两个最低、一个最高”目标。”
2018年,常德公司在上级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华电集团一号文件,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安全高效美丽”区域最具竞争力一流能源企业,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在省内对标最优。
供热、发电“双车道”运行
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镇七星庵村,这里的采购人员已经2年不用再为买煤、运煤奔波了。2016年9月10日,该公司由自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公司自建的燃煤锅炉被拆掉,代之的是一条总长1.44千米、直径0.273米的点对点供热管道。
“当初选址就是看中了常德公司的蒸汽。”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宝清直言。
国家级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至今,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打造了六大专业开发区,随着园区的发展,进驻的企业越来越多,对经开区实施集中供热,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有效节能管理成为当地居民和企业的迫切需求,面对供热市场的广阔前景和政府的青睐,常德公司率先“抢滩”供热市场。
常德公司2015年底实现机组“双投”后,就把“供热”作为企业效益增长点。着手协调落实供热项目边界条件,2017年取得了华电集团公司同意公司参股供热公司的立项文件,年底成立供热公司。同时积极推进供热管网建设,拓展热用户,12月19日实现向海利化工点对点供热。2018年,常德公司供热市场进一步做大,热用户增长至3家,辐射范围内的宏旺石化公司、德之聚颜料厂等4家企业分支热网已安装完毕,待企业内供热管道改造后即可供热。备用天然气锅炉建设工作已完成项目可研和招标文件的编制,预计年底建成。截止7月底完成供热量22.62万吉焦,增幅91.0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凸显。8月2日,华电湖南公司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以常德电厂为依托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为华电在湘扩张清洁能源产业版图布下了新局,携手常德经开区成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并实现“千亿园区”挺进“深蓝”目标。
按照常德公司规划,热网全部投运后将替代园区15台小锅炉,区域内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63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57.2吨、减少烟尘排放约2575吨。年供热量达291.68万吉焦以上,供热收入可达到1.8亿以上(按照目前200元/吨价格测算)。随着机组的供热效率提高,供热机组供电煤耗可降低15克/千瓦时,达到显著节能的效果。
面对湖南“小计划、大市场”的市场格局,常德公司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电厂的优势,调整优化电量营销策略,突出抓好电量争取和结构优化。认真贯彻湖南公司“一企一策”的战略部署,全员争政策、抓电量、拓市场,充分利用环保减排、迎峰度夏、机组供热等优先发电权政策增加基数电量。切实加强与售电公司及大用户的沟通、交流,截止到7月底共取得市场电量17.72亿千瓦时,让利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优化发电检修计划,缩短双机停运时间。7月底累计完成发电量28.7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21亿千瓦时,增幅55%;机组累计负荷率70.77%,全省排名第一。
效益、成本“双管”齐下
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常德公司响亮提出“全面打造安全高效美丽区域最具竞争力的一流能源供应服务企业”。围绕这一目标,常德公司在优化运行和成本费用管控上持续发力。
优化运行促争先。为激发运行员工的抢发电量的积极性,常德公司实施电量、负荷率专项竞赛,将日发电计划分解到值,做到责任到岗、考核到人,加强当班值长与调度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管理水平。同时提前开展优化运行方式分析,争取负荷“压红线”运行。加大对设备的巡检力度,做到运行设备和系统的实时在控可控,机组主要指标持续优化,截止到7月底完成供电煤耗291.82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完成5.09%。生产人员积极从设备、管理、技术等方面做好增发电措施,做到缺陷即发现、即登记、即消除,全力确保机组在随时带得满、顶得上、稳得住。 常德公司一季度负荷率在省内同行排名第一。7月29日,常德公司单日发电量达3068万千瓦时。7月电量突破6.6亿千瓦时,为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成本管控增效益。常德公司以采购年度长协煤为主基调,按照“低提、高控、平进”采购策略,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高度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及影响燃料成本的因素,认真抓好燃料库存动态调整工作。充分利用一季度煤价处于下行通道的时机,逐步减少库存量,为后期采购低价煤营造空间。在二季度煤价止跌反弹之际,强力拉升库存,以保证库存煤价的持续降低,最大限度踏准燃料采购节奏。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7月,常德公司采购到货煤炭115万吨,入炉综合标单比湖南公司平均水平低9元/吨,首次低于华电湖南公司平均水平。完成掺烧经济煤53万吨,节约燃料成本870万元。抓好煤场精益管理,回收煤泥折合标煤约700吨,实现了原煤“颗粒归仓”。
“资本金到位是今年公司重中之重的工作,必须全力以赴解决”,2018年1月,常德公司总经理陈朝辉一到任上,就旗帜鲜明表明了态度。经过反复与各股东方沟通、协调、汇报,争取上级公司支持,7月2日取得陕煤集团1.5亿元资本金,7月17日华电集团资本金1.5亿同比拨付到位,7月底资产负债率降到78.53%。
与此同时,以公司机组的技术先进性、环保安全性、盈利稳定性等竞争优势为突破口,申请流贷授信,相继在3月、4月分别取得贷款7100万元、5000万元。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截止到7月底,累计完成财务费用9,442万元,同比下降525万元,降幅5.27%。单位燃料成本在全省最低。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12.71%,同比增长22.77个百分点,比湖南公司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强化政策创效,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取得2018年省级大气污染物防治专项资金200万元、经开区企业发展奖励40万元。
价值、口碑“名利”双收
“都说距离产生美,而与主城区相距不过12千米的常德公司恰不具备这种优势,周围人时刻都在用挑剔的眼光对企业环保进行审核。”2016年冬天常德市雾霾情况一度较为严重,常德公司一时成为市民诟病和各方质疑的焦点。
介于生存发展和“绿水蓝天”的冰火考验,常德公司始终坚持“清洁发电、绿色先行”的环保理念,看齐系统最优,对标行业最强。坚持“严管理、抓监督、强硬件、重培训”,多举措强化环保技术监督管理,对公司环保工作持续加码。2018年对全厂所有裸露的黄土区域,进行了绿色覆盖。对全厂废弃物的转运以及外送全过程管理,制订了严格的环保管理细则。加强厂内污水处理,提前做好废水“零排放”方案。优化用水及废水综合治理,目前公司《雨水总排口环保应急池建设》招标文件已通过湖南审查,正按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2017年,常德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达标率在华电集团各区域公司对标评比中均名例前茅,环保信息人化平台数据传输有效率达100%。2017年5月10日,领到了湖南省第一张具有全国统一编码的“一证式”排污许可证,成为华电集团首个660MW机组“国版”排污许可证的单位,为“绿色华电、环保守法”树立了行业典范。2018年上半年,常德公司机组补水率、锅炉飞灰含碳量、主再热汽温等小指标持续改善,单位电量石灰石和尿素消耗量均优于去年同期,并低于设计值,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环保部标准。
共建共享,在发展中让城市更有温度。其实,自2015年底“双投”以来,常德公司“请进来、走出去”的环保监督模式俨然让其成为常德工业旅游新项目最醒目的一张名片。通过组织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实地调研常电、小记者游常电、“美丽电厂show time”“低碳步行 健康你我”“环保宣传走上街”等系列活动,先后接待了国内外、省、市级参观考察团达200余次,参观人数逾5000人,让每一名参观者主动为“绿色常德”代言, “绿色华电”正以常德为中心逐步扩散到省内乃至全国、全世界。
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一季有果。如今,拥有锅炉无油点火、化学制水采用超滤反渗透+EDI技术、脱硝系统采用尿素热解工艺等诸多“黑科技”的常德公司,每天都将大量的“绿电”输送到三湘四水的各个角落。(杨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