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文苑
首页 » 员工天地 » 华中文苑
那粽那香那端午
发布时间:2016-06-08     作者:xqf       来源:      分享到:

儿时总缠着妈妈要她出谜语给我猜。
“有心有肝,有棱有角,一身清贫,半世煎熬。”妈妈终于经不住我的纠缠,出了一条谜语。我寻思好久也没猜出个子丑寅卯。无奈之际,只好求助于奶奶。
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卖着关子,不紧不慢地说,“那我再出一个你和弟弟一起猜”。
无助的我,只好等着奶奶的下文。“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
面对两个不知所云的谜语,我和弟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奶奶看着我们苦思冥想、憋得一脸通红的样子,显得又好笑又着急。只好一步一步来提示。“这是用米做的”,“香香的”,“不是每天都吃的。”眼看就要揭穿谜底,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干脆来了个抢答:“粽子!”“对吗?”奶奶还是不急于表态。
奶奶看着弟弟还在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把第一个谜语让给他猜。
弟弟似乎一下子受到前面答案的启发,立马有了灵感,同样来了个抢答:“也是粽子!”
这时,奶奶和妈妈会心的笑了,笑声证明了答案的正确。
近日,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徜徉在超市小巷、农贸市场,传统佳节的气氛日显浓烈。吮吸着浓浓的粽香,总会想起35年前那个难以忘怀的端午节的点点滴滴。
入伍到部队,按照规定两年可享受探亲假,因为工作上离不开的原因,探亲假一推再推。
由于离开家乡5年,没有吃到母亲和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了,所以把第一次探亲假就选在端午节前。
那时交通不发达,从东北出发,在火车上熬过了四天四夜,几经辗转,归心似箭,终于回到了湘西北我日思夜想的家乡。
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稳,奶奶就乐得合不拢嘴地说,“宝孙,明天就是端午节,奶奶亲手给你包粽子吃!”
“是啊,我有5年没有吃上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了。”一边喝着茶,一边接过奶奶的话茬说。
“好,明天奶奶就让你吃个够”。只见奶奶脚不停手不住地满屋子转悠。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母亲也早早地开始张罗着各种包粽子的原材料。
其实,奶奶已经提前四五天就把糯米用木盆泡上了,每天换一次水,至今我也弄不懂为什么要泡那么久的门道,只知道奶奶说这样包出的粽子才有劲道,吃起来口感才好。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包粽子,尽管包得不咋滴。包粽子之前,我提议举行一个家庭包粽子大赛。
按照比赛规则,在20分钟的时间里,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只见奶奶麻溜地张开手掌,将叠好的粽叶撑开,手腕微微一转,粽叶就折成了一个三角形,在里面构造了一个小窝,接着拿上两颗红枣放进去,再抓把糯米和绿豆塞下去,然后,把剩余的粽叶折过来盖在小窝上,再用棕叶绳(把棕树上的叶子撕破成条)缠住粽子,三绕两绕打个结,一个青翠欲滴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这样诞生了。
不一会儿功夫,奶奶包了一大堆粽子,妈妈也包了不少粽子,我包了6个粽子,哥哥包了5个粽子,弟弟也凑热闹,包了2个不伦不类的粽子,糯米洒了一地。比赛结束了,20分钟的时间里,奶奶包了47个粽子,妈妈包了42个,哥哥包了18个,我和弟弟加起来还没有妈妈包的多。
奶奶在一片赞叹声中扬起脸,爽朗地笑着。
等到煮粽子时,妈妈把常用的大铁锅,先用大火煮开锅后再用慢火煮上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妈妈是个热心肠,乐善好施,赶紧趁热给亲朋好友送去。奶奶接着又拿出事先洗干净了的几十个鸡蛋,再放到粽子锅里“趁热打铁”、“就汤下面”煮,一会儿功夫,捞出来的每一个鸡蛋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闻着吃着都觉得香气逼人,端午的美食就这样开始品尝了。
乡亲们嘴里吃着粽子,很快围了过来,都夸奶奶包的粽子特好吃,劲道的糯米,再加上两颗红枣和绿豆的清香,可谓香甜可口,赞不绝口。
面对乡亲们的夸奖,奶奶在一旁忙这忙那,蛮有成就感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蓦然回首,我也看到奶奶的脸上,被岁月的刻刀刻下的深深的皱纹里写满了幸福与慈祥。
此情此景,让我触景生情地想起往日煤油灯下,奶奶那佝偻的身躯,想起往日太阳底下奶奶那粗糙的双手。
如今,奶奶去世30年了,妈妈仍就和奶奶一样,年年每逢端午包着粽子,绣着香包,采着艾蒿,依旧挂于檐下,代代传承家乡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