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文苑
首页 » 员工天地 » 华中文苑
平平淡淡的爱
发布时间:2017-09-04     作者:xqf       来源:      分享到:

说到“爱”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心里流淌的那份平淡却真挚的爱一直影响着我们。虽然外公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外婆也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外公外婆是生活在山里面地道的农夫农妇,日子过得清贫却有滋有味,在我的记忆中两个老人把清贫的日子过成了诗。这对出生于1919年前后的老人,幼年都上过私塾,也算是两个会识文断字的人。外婆贤淑,温文尔雅。外公则一股天生的书卷味。我记得不管是哪个季节,只要遇上雨天,外公不用外出做农活就伏在书桌前看书,外婆就沏上茶,端上一小碟炒豆,饼干或水果之类,放在书桌上,对外公温柔道:“老倌子,你尝尝,玲儿(我妈妈的乳名)送来的……”每每这时外公总是微笑着抬眼看向外婆“爱英你也吃,爱英你看这句:王四娘家花满溪……说的多像我们家”。外婆笑笑,闲暇时也会拿起毛笔写上几行,外婆是不会用硬笔的,所以我一直很佩服外公外婆用毛笔写字。调皮的弟弟时常踮着脚朝着外婆叫“爱英,爱英,我看看……”外公就嘿嘿地笑着抱起弟弟任由他在桌子上捣乱一番。

小时候,我有一件事特别不明白,就是外公村里有很多阿姨,舅舅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却喊外公外婆做:爹爹,妈妈。后来妈妈告诉我:外婆没有生过小孩,在那个贫苦的年代大家都缺吃少穿,外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时常接济大家,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去外婆家玩都不想走,他们的父母就干脆让他们认外公外婆做:爹爹,妈妈。我还知道我的妈妈和舅舅也是外婆先后抱养的两个孩子。

因为我没有爷爷奶奶所以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至今还记得外公为了让我们表兄弟表姐妹几个玩得开心,给我们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搭了个戏台,用薄薄的白纸糊了个屏障,在屏障前点上蜡烛,我们就在屏障后演起了皮影戏,后台的两排竹架上分成三四层挂满了用硬纸板,塑料纸板做成的皮影人偶,每个人偶都做得那么逼真,脖子,腰背,手脚各个关节都可以活动,帽子,头饰,手上的武器饰物都可以更换。各种各样的武器,刀具,锤子,弓箭,宝剑……都是用竹签削成的。现在回想起来,为了我们这戏台不知外公熬了多少夜。我们在台上兴奋地举着人偶咿咿呀呀乱唱乱蹦,外公外婆就在台下“嘿嘿”笑着,感觉比我们还开心幸福,我们就这样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中长大。

94年外公病重,舅舅舅妈都还没退休,那时我已二十岁,每个周末下了班我都去陪外公,外公一般都半卧在躺椅上,见到我总是慈爱地浅笑着,让我觉得外公不过是累了,躺下来休息一会儿。每每这时我就伏在外公的腿上陪外公聊天,顺便帮他按摩一下。外公说:“这辈子,我很知足,至于死我是不怕的,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伟人也是逃避不了死亡的,我觉得人的躯体大概也跟老化的皮脂,长长的指甲头发一样,必须脱落必须修剪,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到时候你们不要哭不要伤心”。外公说这话时我根本不敢抬头看外公的眼睛,为分散注意力,我的眼神四处游离,我看到外公的躺椅前摆着一双雨鞋,我问外公为什么摆双雨鞋?外公说:“上厕所时换上雨鞋比较好,万一弄脏了容易洗,这段时间把你外婆累坏了,我不能再给她添麻烦了”。外公说这话时眼里充满着爱意,他即使病入膏肓也不想让外婆多受累,外婆毕竟也七十多了,熬药,端茶倒水,洗面擦身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外婆。而外婆总是跟我说:我不累,只要你外公没有痛苦能好起来比什么都强!

外公走后不久,舅舅舅妈退休回到老家,陪外婆安度晚年,十三年后外婆也走了,但他们的爱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是外公外婆教会我们:宽容,友爱,谦让,让我们这个大家庭一直充满着爱的温暖!(宋彩霞)